大洋網訊 去年5月廣州“雲道”正式開放以來,已經成為市民喜愛的遊憩打卡點。未來,廣州還將要構建路徑更長、內涵更豐富的連續步行觀光道。3月15日,廣州環新舊中軸線步行觀光道規劃(徵求意見稿)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上公示,長達33.3公里的“粵環”將進一步展現花城特色、散發珠江風情,助力廣州煥發老城市新活力。
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為發揮“雲道”效應,結合經濟文化學者、廣大市民的建議,此次乘勢而為,策劃具有歷史文化內涵的新中軸線步行觀光道。同時借力現有公園綠地、城市空間和在建項目,將新中軸線步行觀光道、濱江碧道、傳統中軸線路徑,與雲道首尾相接,形成廣州環新舊中軸線步行觀光道——“粵環”。展現花城特色、散發珠江風情、擦亮具有高識別度的專屬標誌和世界影響力的花城文化名片,煥發老城市新活力。
“粵環”全長33.3公里,是一日徒步最佳路徑,共打通7處斷點,營造19處節點,串聯沿線17處公園綠地,6處商圈,21處國家文保單位。以雲山珠水、新舊交融為主題,採用空中、地面、隧道、建築多位一體的連通方式,結合廣州經濟、文化、自然生活場景,策劃四大主題漫道——閲遊城央的新中軸觀光漫道、樂賞珠水的珠水絲路漫道、悦享經典的百年文化漫道、躍覽雲巔的雲山遊憩漫道。
其中,新中軸觀光漫道主要包括:體育中心健康步道提升,增加夜跑設施與標識,綠地休閒設施等,打造夜跑漫道。六運步行街至花城廣場的地下出入口改造,利用地下空間連通斷點,帶動六運社區提升。此外,還包括在建的二沙島景觀人行橋,將打通江面斷點,增加人行天橋,過江直達廣州。
珠水絲路漫道主要包括沿江東路提升,提升現有綠地,打造綜合型濱水公園。
百年文化漫道則涉及起義路提升,恢復傳統騎樓界面,打造百年文化復興路徑。人民公園提升,整合活動空間,強化展示功能。
雲山遊憩漫道主要包括廣州花園花橋的建設,最終與已建成雲道形成閉環。
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透露,目前“粵環”沿線近期已建成1處雲道項目;可借力的在建項目11處。計劃新增項目7處,燕嶺森林步道、體育中心夜跑漫道、紀念堂北門過街優化、濂泉路-廣園東路-禺東西路人行道提升共4處節點擬近期實施建設。燕嶺天橋、浮橋探橋工程、六運步行街地下出入口共3處節點擬統籌協調,遠期實施。
反饋意見的途徑:
公眾可將意見、建議可通過網上留言、電子郵件(jgghc@gz.gov.cn)、郵寄(廣州市越秀區吉祥路80號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城市設計處,郵編:510000)或傳真(傳真電話:020-83369212)的形式反饋,並提供真實姓名和聯繫方式。
文、圖/廣州日報·新花城 杜娟 通訊員 穗規資宣